在傳統技藝的傳承中,師父與徒弟之間,常常被描述為類似于父與子的關系。
許多記憶的傳承者背后,都有著師父的循循善誘,周志金也不例外。從當年海島上的農村少年到如今的舟山鑼鼓傳承人,回顧過往,在周志金看來,自己的成長離不開一位位老師的教導。
而他也將這一份技藝繼續傳授給了更多的年輕人,在薪火相傳中,敲擊舟山鑼鼓的這一聲越發嘹亮。
高家班的表演讓他對舟山鑼鼓印象深刻
1955年,周志金出生在了六橫小教場村,受家庭影響,從小就對各種樂器演奏充滿了好奇?!捌鋵嵓依镉幸粋€鼓架,但是不讓我們小孩隨便碰?!敝苤窘鹦χf,當時流行半工半讀,自己12歲還在上四年級,就幫著村里一起修造馬路,一次偶然的機會,他發現用樹枝敲打專門用來挑泥土的土箕(畚斗),同樣能發出好聽的聲音,“很有節奏感、韻律感?!?/p>
物資匱乏、生活單調的年代,這吸引了不少同齡的少年和周志金一起玩起了敲敲打打的游戲,只是時間一長,能堅持下來練習的卻只有他一個人。以此入門,周志金和自己的哥哥們學習了二胡、嗩吶、笛子等樂器。在一次游行中,他吹著嗩吶,繞著六橫走了一圈。
這場游行,引起了當時在六橫文化站工作的趙學敏老師的注意。為了將文藝的種子播撒到六橫,此時的趙老師正在到處尋找優秀的表演人才。為此,他專門來到了小教場村,看完周志金的樂器演奏后,他高興地說:“就是要找你這種苗子?!?/p>
在趙學敏老師的指導和帶領下,周志金成為六橫業余文宣隊的一員,并正式踏上了文藝表演的道路。16歲時,他代表普陀參加了市里的演出。演出成功后,周志金加入了區里的“毛澤東文藝思想宣傳隊”(后改為普陀越劇團),跟著隊里一位來自上海的師傅學起了敲鼓。
“當時的我其實并不知道什么叫舟山鑼鼓?!被貞浀谝淮谓佑|舟山鑼鼓的場景,周志金至今心潮澎湃,“有一次代表普陀去和兄弟縣區交流,定海白泉的高家班為我們演出了一場舟山鑼鼓,那時起,我才真實感受到了舟山鑼鼓給人帶來的那種振奮人心的感覺?!?/p>
激動、喜悅的情緒“充斥”著周志金的胸腔,他尤其喜愛其中“三番鑼鼓”,認為其雄壯、熾烈、豪邁,真實反映出了漁民勞作中的場景。由此,他也暗暗下了決心,希望能夠學習舟山鑼鼓。
老師們的細心教導讓他完成了從表演到創作的蛻變
周志金拜的第二位師父是當時在舟山越劇團工作的陶根德老師。陶根德老師曾經跟隨舟山鑼鼓代表性傳承人、被譽為“鼓王”的高如興學習?!疤绽蠋熋看蔚狡胀釉絼F的時候,都會過來看我的日常表演。如果哪里打得不對,他就會及時給我指出。一些技術性的東西,比如說鼓點子如何加花等,也是陶老師一點一點教給我的?!彪m然時間已經過去了幾十年,對于老師當時教導自己的場景,周志金仍然記憶猶新。
而在擅長創作的陶老師教導下,周志金也逐漸從一名表演者成長為了創作者。但在這個過程中,周志金很快發現了自己的不足?!氨热缯f簡譜,我看得懂,但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?!庇捎诓⒉凰憧瓢喑錾?,雖然擅長演奏,但周志金的樂理知識還是不夠豐富,于是,他決定前往浙江藝術學校進修。
那個時候的周志金三十歲出頭,和身邊十幾二十歲的同學相比,算得上是一個“大齡青年”,對此,他的內心也有些害怕和焦灼,擔心跟不上同學們的速度。與此同時,對樂理的熱愛也讓進入學校的他猶如一塊海綿,拼命地學習各類知識,為此常常讀書到深夜。
“當時我們9點鐘就要熄燈了,但管宿舍的老師看到我這樣用功就沒有強制要求我熄燈,而是讓我用報紙把燈泡包起來,別打擾到別人休息?!倍鴮τ趦刃纳钐幰驗槟昙o大產生的自卑,教授周志金鋼琴的老師用一句話打消了他的擔憂,“五十多歲的學生我都教過,三十多歲算什么,你還年輕著呢?!?/p>
純打擊樂的舟山鑼鼓讓不少人眼前一亮
從學校歸來之后,周志金繼續跟隨陶根德老師學習。他創作的第一部作品叫做《二龜聽法》,取材于普陀山的民間傳說。
在周志金的內心深處,舟山鑼鼓不僅需要守成,更需要創新與發展。2000年,為迎接第三屆國際沙雕節,正在創作開場節目的周志金別出心裁地想出了“清鑼鼓”的形式,也就是剔除傳統舟山鑼鼓中吹拉彈的內容,只保留了其中的鑼鼓精華,以純打擊樂的形式,展現和以往不同的藝術風格。
想要得到師父的認可,寫完初版之后,周志金就迫不及待地打車前往定海的師父家中?!拔覇枎煾?,現在是21世紀了,舟山鑼鼓可不可以變一變,去體現新時代的一些東西?!敝苤窘饘⒆约簞撟鞯男问胶颓靠陬^表述給老師聽后,陶根德老師當時就拍了板,覺得弟子的想法很不錯。
2002年,浙江省舉辦首屆鼓樂大賽,周志金和老師共同創作出《沸騰的漁港》這一曲目,同樣以純打擊樂的形式表現沈家門漁港的繁榮場景?!皞鹘y舟山鑼鼓中,因為涉及到吹拉彈,一部分的表演者就必須坐著,而改為純打擊樂后,表演者們都可以站著進行表演。不管是視覺上還是聽覺上都和傳統舟山鑼鼓有所不同,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?!敝苤窘鹦χf,《沸騰的漁港》不僅在比賽上斬獲創作、演奏雙金獎,此后還三次登上央視舞臺,可以說火了不少年。
成為別人的老師 將舟山鑼鼓的創新理念代代相傳
從前輩和師父們的手中接過舟山鑼鼓的鼓棒,以自己的形式加以創新,周志金同時也是不少年輕一代舟山鑼鼓表演者、創作者們的老師。
浙江海洋大學舟山鑼鼓隊的指導老師費凡便是周志金的學生,跟隨周志金學習舟山鑼鼓已有七八個年頭。與此同時,周志金也是鑼鼓隊成員們共同的“老師”。他不僅幫助浙海大鑼鼓隊創作了不少作品,還常常到大學看隊員排練,希望能將自己關于舟山鑼鼓的創新理念傳達給這群孩子們,讓他們以自己的形式演繹出來。
2015年普陀區殘聯成立的第一支殘疾人鑼鼓隊里,同樣有一群令周志金印象深刻的學生。雖然有些成員腿腳不便,有些成員在聽力上存在些許障礙,敲打統一的鑼鼓節奏對他們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但每次排演時,大家都格外認真,排演結束后還會額外抽出時間熟悉曲目。而周志金對于他們也特別用心,除了擔任鑼鼓隊的指揮幫助大家統一節奏,他還認真學習了手勢,以便和學生們進行交流。在周志金的帶領下,隊伍屢屢在省市等各級的比賽中摘得獎項,這讓周志金頗為驕傲。
朱家尖、六橫、嵊泗、蝦峙……從小學到大學,從海島到農村,為了教授舟山鑼鼓,周志金的足跡遍布群島。而徒弟到師父身份的轉變,對他而言是蛻變,亦是升華:“我喜歡舟山鑼鼓,能將工作和愛好結合在一起,能將它傳承并創新,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幸福?!?/p>
照片由受訪者提供